- 您當前位置:武漢藝術生文化課,武漢藝考生文化課-【科大藝考】藝考生文化課補習沖刺學校 >> 教研成果 >> 志愿指導會 >> 瀏覽文章
1、什么叫平行志愿?
2、平行志愿即在普通類院校各錄取批次分別設置一個平行院校志愿和一個征求平行平行志愿[1]院校志愿。提前錄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三所院校或ABCDE五所院校(例河北省本科一至三批及專科一至三批均為ABCDE五所),專科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D、E五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六個專業志愿和一個專業服從調劑志愿。
3、在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錄取結束后,省招辦將及時公布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專業及人數,未被錄取的考生須按省招辦規定的時間,自行前往市、縣(市、區)招辦規定的地點填報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包含A、B、C三所院校志愿和一個院校服從志愿。體育、藝術類各批次暫不設置平行院校志愿,每批次設置第一至第四院校志愿和院校服從志愿(注:河北省體育藝術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批,專科提前批、專科批不設平行志愿,本科三批設置平行志愿),并按志愿順序依次投檔。
4、普通類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檔原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愿”。在投檔時按考生四門科目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并逐個投檔,在依次檢索考生所填A、B、C或A、B、C、D、E志愿時,只要被檢索的三所或五所院校中一經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該生即享受了該批次平行院校志愿投檔機會,由高校決定其錄取與否及所錄取專業。平行志愿投檔時,根據有關高校提出的調檔比例,按照投檔原則進行投檔。對五門科目總分相同的考生,按其語、數、外三門科目分數之和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并投檔,如上述三門平行志愿和順序志愿對比科目總分仍相同,則對這部分同分考生按其志愿(按從A至C或從A至E的順序)全部投檔,由高校決定其錄取與否及所錄取專業。對實行自主選拔錄取高校確定的自主選拔錄取考生,且其A志愿填報該高校,則按其A志愿投檔。對高水平運動員、藝術特長生、單科優秀學生等符合投檔條件的考生,分別按有關政策,并依照考生所報志愿,進行補充投檔,由高校決定其錄取與否及所錄取專業。其中,對單科優秀考生,按其所填報平行志愿中的最后一所院校志愿投檔。
5、在高校錄取結束后,省招辦將通過市、縣(市、區)招辦及時向考生、社會提供考生錄取狀態和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專業及招生人數等信息查詢。未被錄取的考生須按省招辦規定的時間,自行前往市、縣(市、區)招辦規定的地點填報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從調劑志愿)。省招辦對填報征求平行志愿(含院校服從調劑志愿)的考生按投檔原則再次進行投檔,由高校決定其錄取與否及所錄取專業。如考生不按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填報平行院校志愿及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則視為其自愿放棄該志愿填報機會。如考生不按當地招辦規定的程序對本人所填報的志愿信息進行簽名確認,而對考生本人錄取產生的不利影響,由考生本人負責。
6、普通類考生可以在提前及本科各批次中分別填報A、B、C 3個平行院校志愿,在專科各批次中分別填報A、B、C、D、E 5個平行院校志愿。各院校志愿之間是平行關系。另外,每個院校志愿下可填報6個專業志愿和1個專業服從志愿。
2、什么是梯度志愿?
1、梯度志愿,即志愿優先,遵循分數梯度志愿又稱順序志愿,是指考生填報的志愿是按志愿順序排列的,同一批次的考生按志愿順序劃分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同一層志愿內的考生以志愿院校分組,相同志愿內的考生依分數形成競爭關系。與其相對應的還有平行志愿,即分數優先,遵循志愿平行志愿一般有全部平行和部分平行兩種模式.
2、投檔錄取規則
“志愿優先,遵循分數”原則。
投檔時嚴格按考生所填報的志愿順序,先第一志愿、其次是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凡第一志愿填報同一所院校的考生,則遵循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投檔,分數相同的考生一般同步進行投檔。“志愿清”原則.志愿齊步走,在同一時間投檔同一順序志愿考生,即第一志愿全部投檔錄取完畢后,才進行第二志愿投檔錄取,第二志愿錄取結束后,再進行其他志愿投檔。換個說法,高校在錄取過程中優先錄取第一志愿報該校的考生,只要第一志愿生源充足,就只錄取第一志愿報考的考生,即使第二志愿考生的成績再高,除非該校有二志愿級差規定或專門留有二志愿計劃,原則上不予錄取。當然,當第一志愿錄取不滿額時,高校一般要錄取第二志愿報考該校的考生。
投檔比例:投檔比例一般是1:1~1:1.2,具體是多少由高校提出申請,省級招辦審核批準。
3、填報的風險
風險一:“投檔比例”引起的退檔.與平行志愿相比,梯度志愿的退檔比例較大,當下高校在實行平行志愿的省(區、市)的調檔比例一般為1:1~1:1.05;但在實行梯度志愿的省(區、市)的調檔比例一般為1:1~1:1.2;考生被退檔的風險更大。
風險二:一志愿落榜的風險:如果在梯度志愿模式下,第一志愿落榜,可能導致考生的后續志愿均無效。首先其第二志愿高校有可能不接受第二志愿的考生,或者分數級差要求特別高;其次,第二志愿高校可能在第一志愿考生中錄滿,沒有空額。風險三:與平行志愿相同,梯度志愿不服從專業調劑而被退檔的可能性也很大。而且,一旦一志愿被退檔,則可能造成與風險二同樣的后果。
4、填報梯度志愿的一般技巧
選好第一志愿院校.選好第一志愿對于實行梯度志愿地區的考生來說非常重要,統計數據表明,實行梯度志愿的省(區、市) ,有80%左右的考生是通過第一志愿被錄取的.選擇第一志愿目標學校可用前三年高校錄取平均分線與省控線差平均值作為參考標 準,將自己的分數線差與目標院校平均分線差對照,這樣能夠較好地留出分數余量,增加錄取的可靠性。
因高考試題難易度每年不一樣,招生計劃、報考政策也經常變化,會出現批次控制線上下偏移現象,這會對考生的報考心理產生 些許影響,因此單純觀察分數易走入誤區.為了規避群體非理性意識對錄取分數線的掣制風險,考生可利用自身位次與院校前幾 年錄取考生的位次相比較,進一步驗證所選目標院校的可靠性.因為每年各高校在各地的招生名額變化不大,錄取考生的密集區 間大體相同。
第一志愿目標院校要多考查幾所,深入地了解大學的層次、隸屬關系、建校沿革、師資力量、重點學科、特色專業、保研考研率 、就業率、就讀校區和學費等項目.在了解的基礎上,做好目標篩選。
第二志愿填報.雖然梯度志愿較多考生是通過第一志愿被錄取,但并不是第二志愿完全沒有機會.其實考生只要想一下"什么 樣的院校會進入二志愿招生"這個問題,選擇第二志愿就不難了.比如往年常常第一志愿錄不滿的院校、偏遠省(區、市)的部 分院校、部分偏冷的行業特色明顯的大學、處于地級市以下城市的院校、民辦院校、中外合作院校、初次進入某批次招生的知名 度低的院校等.另外,有部分省份實行"二視一"政策.有一些重點大學明確表示招收二志愿高分考生,但需要有一定的分數級 差,一般在40分左右;還有一些重點大學前幾年錄取分數連年上升,本年度因考生不敢填報,遭遇錄取"滑鐵盧",很可能一志 愿生源不滿,進入二志愿錄取.以上這些都是二志愿機會。